SOHO卫星极紫外成像望远镜(EIT-171A)图像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SOHO,极紫外成像望远镜(EIT),日冕, 太阳日冕、光球层, 空间物理学,太阳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是国际交换的SOHO卫星极紫外成像望远镜171埃米波段数据,数据的存储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为1024*1024,每日两张图像,图像数据的时间覆盖范围为1996.01.15~2017.12.31。数据对研究太阳结构、化学组成、太阳内部的动力学、太阳外部大气的结构(密度、温度、速度的领域)及其动力学、太阳风及其与太阳大气关系的有重要作用。
STEREO-B卫星等离子体和超热粒子成分分析仪(PLASTIC)探测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STEREO-B,PLASITC,等离子体,超热粒子,行星际空间, 空间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为国际交换的STEREO-B的等离子体和超热粒子成分分析仪(PLASTIC)探测数据,数据内容包括时间、质子密度、太阳风速度、质子温度、熵、等离子体Beta值、总压强等。数据采用CDF格式存储,每天一个数据文件,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1分钟。数据可提高太阳风结构成分分析能力。
北京小牛坊站超中子堆宇宙线强度观测(校正)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地面宇宙线,中子计数,超中子堆,地面,北京小牛坊站,空间物理学, 行星际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来源于子午工程北京节点站的北京小牛坊宇宙线观测台,台站隶属于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要记录的是宇宙线与大气层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核成分(P、N),即低能宇宙线强度的变化,数据文件以文本格式存储 ,每天一个数据文件,包括时间项和中子5分钟平均的计数值。数据时间覆盖为2009.11-2017.12。其观测设备18-NM-64超中子堆是国际推荐的宇宙线地面观测站标准仪器,超中子堆对宇宙线强度变化非常灵敏,中子计数值经过气压值校正公式计算而得,质量较好,是了解太阳活动、行星际介质、磁层和大气层扰动的重要数据。
世界数据中心Kyoto-U地磁Dst指数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磁暴,地磁指数,WDC数据中心, 中低纬度,全球范围,空间物理学,地磁学
摘要: 本数据是WDC地磁数据中心(日本京都)提供的1957-2017年间的地磁Dst指数数据,地磁Dst指数是描述地磁暴强度的一种地磁指数,单位为nT。磁暴发生时,地磁场中各个分量都发生激烈变化,其中水平分量H(或者X分量)的变化最大,最能代表磁暴过程的特点,尤其是中低纬度的地区H分来变化最为突出。Dst指数是全球均匀间隔的数个中低纬度地磁台站的H分量在消去正常日变化后的小时平均值。它是研究磁暴过程的重要数据,常用于作为磁暴期间太阳风能量注入和粒子加速研究的重要辅助数据。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地磁Kp指数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地磁指数,WDC数据中心,磁暴,数值模拟,全球范围,中纬度,地表, 空间物理学,地磁学
摘要: 本数据是来自WDC地磁数据中心的1932-2017年间的地磁三小时Kp指数数据,由全球不同纬度的13个台站(此处为磁纬北纬46~南纬63度的Lerwick等13个台站)K指数的加权平均,K指数是由单台站三小时地磁H分量(或者D分量)在减去太阳日变化Sq和太阴日变化L后的纯磁扰曲线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的,根据磁扰强度分为0~9的10等级。行星Kp指数是一种衡量全球性地磁变化的指数,常用于地磁暴等地磁扰动数据分析,在数值模拟中作为地磁场磁情指数提供模式输入。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地磁Ap指数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地磁指数,WDC数据中心,磁暴,Ap ,全球范围,中纬度,地表, 空间物理学,地磁学
摘要: 地磁三小时Ap指数数据是与美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交换的数据,Ap指数与Kp类似,且它们存在对应转化关系,但它改变了Kp指数与磁扰幅度间的非线性关系。地磁ak指数,也叫“等效的三小时幅度”,是单台站磁场扰动减去太阳日变化Sq和太阴日变化L后的纯磁扰曲线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的磁扰幅度。数据的时间覆盖范围为1932~2017,常用于地磁暴的相关研究。
广州先烈路站闪烁体望远镜宇宙线强度观测(校正)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宇宙线,介子强度,多方向闪烁体望远镜, 地面,广州先烈路, 空间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来源于子午工程北京节点站的广州先烈路多方向闪烁体望远镜观测,该台站隶属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要记录的是宇宙线与大气层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介子成分,数据文件以文本格式存储,包括时间项和5分钟平均的东,西,南,北和垂直方向这五个方向的介子强度。数据时间覆盖为2009.11至2017.12。其观测设备多方向闪烁体望远镜是国际宁静太阳年推荐的标准观测仪器,具有接收面积大,统计精度高,运行稳定等优点。u介子强度数据经过气压校正,数据质量良好,对于研究宇宙线meson子强度长期连续变化以及太阳活动引起的行星际磁场扰动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风云二号E星高能粒子探测器(5分钟)高能粒子通量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高能带电粒子,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热层,电离层,高层大气,空间物理学,高层大气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集为风云二号飞船E星(FY2E)搭载的高能粒子探测器(SEPD)监测卫星轨道高度(35779-35796km)的高能粒子的通量变化及其能谱信息,包含高能质子、电子、、等,共有7个能道。数据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09年1月4日至2012年5月21日,时间精度为5min。数据用文本格式存储,包含两个部分:文件头和数据区。本数据集可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高轨道卫星轨道设计、姿态控制等研究的重要数据,也常用于研究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风云二号D星高能粒子探测器(5分钟)高能粒子通量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高能带电粒子,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热层,电离层,高层大气,空间物理学,高层大气物理学
摘要: 本数据集为风云二号飞船D星(FY2D)搭载的高能粒子探测器(SEPD)监测飞船轨道高度(35783-35788km)的高能粒子的通量变化及其能谱信息,包含高能质子、电子、、等,共有7个能道。数据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06年12月19日至2012年5月21日,时间精度为5min。数据用文本格式存储,包含两个部分:文件头和数据区。本数据集可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高轨道卫星轨道设计、姿态控制等研究的重要数据,也常用于研究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北京大学校本部电离层观测站电离层高频多普勒频移数据
学科: 日地空间物理 卫星:
关键词: 功率谱,多普勒频移,高频多普勒监测仪(DOP),电波传播,不规则体,声重波,电离层,空间物理学, 中高层大气物理
摘要: 本数据来源于子午工程北京大学校本部电离层高频多普勒频移数据,除本站外,北京昌平站、北京密云站以及广州深圳站也布有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监测仪并产生该类数据。文件以Dat格式存储,记录的是电离层多普勒频移功率谱强度数据,频率分辨率为0.1Hz,时间分辨率为10秒,30分钟一个数据文件,数据的数据覆盖为2010.11~2017.12,数据持续更新。本数据可支持电离层声重波,Es结构和不规则体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共   213   条第   7   页   共   22   页